首页 锦灰堆 闲情小品 鹿谷手札 十四行 声色犬马 任我行 发表博文 留言簿 
  当前位置:梅花坞>藏书楼> 隨園詩話>
  藏书楼文章
 
隨園詩話 卷七

袁枚 2019-07-10 09:30:55 来源: 访问次数:1970

  

  八四

  马观察维翰,字墨麟,嘉兴人,貌不逾中人,而抱负甚大。中康熙辛丑进士,内大臣看验时,诸人皆跪,公不可;九门提督隆科多呵之,公夷然不动。隆转笑曰:“不料渺小丈夫,乃风骨如许!”公曰:“区区一跪,尚未见维翰风骨也。”隆大奇之。从部郎擢四川建昌道。忤总督某,直揭部科,被逮入都。皇上登极,授江南常镇道。在都时,余以后辈礼见,蒙有“三异人”之称。其二,则尚君廷枫、万君光泰也。公《南行漫兴》云:“西方多说无生法,但演刀山即下乘。”咏《梅》云:“雅值心知原欲笑,淡无人赏亦终开。”其心胸可想。与卢雅雨同年,一时号“南马北卢”。亡后,卢哭之云:“前辈典型亡北斗,中原旗鼓失南军。”

  八五

  眼前欲说之语,往往被人先说。余冬月山行,见桕子离离,误认梅蕊;将欲赋诗,偶读江岷山太守诗云:“偶看桕子梢头白,疑是江梅小着花。”杭堇浦诗云:“千林乌桕都离壳,便作梅花一路看。”是此景被人说矣。晚年好游,所到黄山、白岳、罗浮、匡庐、天台、雁宕、南岳、桂林、武夷、丹霞,觉山水各自争奇,无重复者。读门生邵圮诗云:“探奥搜奇兴不穷,山连霄汉水连空。较量山水如评画,画稿曾无一幅同。”知此意又被人说过矣。

  八六

  商宝意先生咏《菜花》云:“小朵最宜村妇鬓,细香时簇牧童衣。”其同乡刘鸣玉翻其意云:“半亩只邀名士赏,一生不上美人头。”鸣玉与童二树、陈芝图,号“越中三子”。

  八七

  《宋诗纪事》载:“有罗颖者,《题汉高祖庙》云;‘果然公大度,容得辟阳侯。’夜梦高祖召而责之,旦遂病卒。”异哉!果有此事,彼伪撰《天宝遗事》者,明皇何以不诛?

  八八

  论诗区别唐、宋,判分中、晚,余雅不喜。尝举盛唐贺知章《咏柳》云: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初唐张谓之《安乐公主山庄》诗:“灵泉巧凿天孙锦,孝笋能抽帝女枝。”皆雕刻极矣,得不谓之中、晚乎?杜少陵之“影遭碧水潜勾引,风妒红花却倒吹”;“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”:琐碎极矣,得不谓之唐诗乎?不特此也,施肩吾《古乐府》云:“三更风作切梦刀,万转愁成绕肠线。”如此雕刻,恰在晚唐以前。耳食者不知出处,必以为宋、元最后之诗。

  八九

  元微之《自嘲》云;“饭来开口似神鸦。”姚武功《某寺》云:“无斋鸽看僧。”二句皆摹神之笔。

  九O

  《古乐府》:“羞涩佯牵伴。”五字写尽女儿情态。唐人因之有“强语戏同伴,希郎闻笑声”之句。他如“从来不坠马,故遣髻鬟斜”;“小胆空房怯,长眉满镜愁”;“密约临行怯,私书欲报难”:皆不愧淫思古意矣。近时杨公子捂一联云:“行来踯躅浑无力,不倚阑干定倚人。”

  九一

  唐人咏小女诗云:“见爷不相识,反走牵娘裾。”是画小女之神。“发覆长眉侧,花簪小髻旁。”是画小女之貌。“学语渠渠问,牵裳步步随。”是画小女之态。“爱拈爷笔墨,闲学母裁缝。”是写小女之憨。

  九二

  东坡诗,有才而无情,多趣而少韵:由于天分高,学力浅也。有起而无结,多刚而少柔;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。

  九三

  离别涛最佳者,如:“路长难算日,书远每题年。无复生还想,终思未别前,”“醉中忘却身为客,意欲仍同送者归。”皆读之令人欲泣。又宋人云:“西窗分手四年余,千里殷勤慰索居。若比九原泉路别,只多含泪一封书。”

  九四

  唐人《女坟湖》云:“应是离魂双不得,至令沙上少鸳鸯。”宋人《青楼》诗云:“与郎酣梦浑忘晓,鸡亦流连不肯啼。”

  九五

  陆代曰:“凡人作诗,一题到手,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;老生常淡,不召自来。若作家,必如谢绝泛交,尽行麾去,然后心精独运,自出新裁。及其成后,又必浑成精当,无斧凿痕,方称合作。”余见史称孟浩然苦吟,眉毫脱尽;王维构思,走入醋瓮:可谓难矣。今读其诗,从容和雅,如天衣之无缝j深入浅出,方臻此境。唐人有句云:“苦吟僧入定,得句将成功。”

  九六

  溧阳相公为大司寇时,奉旨教习庶吉士,到任庶常馆,而此科状元庄容可以在南书房,故不偕诸翰林来。史公怒曰:“我二十年老南书房,不应以此绐我。”将奏召之。彭芝庭侍讲为之通其意甚婉,遂为师弟如常。彭故史公本房弟子,而庄又彭公本房弟子也。庄献诗云:“绛帐自然应侍立,蓬山未到总支吾。”溧阳公馆课,出《春日即事》题。同年管水初一联云:“两三点雨逢寒食,廿四番风到杏花。”公擢为第一,同人以“管杏花”呼之。公七十寿旦,某庶常献百韵诗。公读之,笑曰:“把老夫做题,也还耐得百韵;可惜无一句搔痒处,都是祝嘏浮词,不敢领情。”盖公总督八省,兼领六卿故也。记许刺吏佩璜有句云:“三朝元老裴中令,百岁诗篇卫武公。”余有句云:“南宫六一先生座,北面三千弟子行。”俱为公所许可。

  九七

  余雅不喜杜少陵《秋兴》八首;而世间耳食者,往往赞叹,奉为标准。不知少陵海涵地负之才,其佳处未易窥测;此八首,不过一时兴到语耳,非其至者也。如曰“一系”,曰“两开”,曰“还泛泛”,曰“故飞飞”;习气大重,毫无意义。即如韩昌黎之“蔓涎角出缩,树啄头敲铿”;此与《一夕话》之“蛙翻白出阔,蚓死紫之长”何殊?今人将此学韩、杜,便入魔障。有学究言:“人能行《论语》一句,便是圣人。”有纨挎子笑曰:“我已力行三句,恐未是圣人。”问之,乃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狐貉之厚以居”也。闻者大笑。

  九八

  余尝教人:古风须学李、杜、韩、苏四大家;近体须学中、晚、宋、元诸名家。或问其故。曰:“李、杜、韩、苏,才力太大,不屑抽筋入细,播入管弦,音节亦多未协。中、晚名家,便清脆可歌。”

  九九

  《高惠功臣表》,班氏以“符”与“昭”押韵。《西南夷两粤赞》,班氏以“区”与“骄”押韵。王岐公为人作碑铭,俱仿此例。

  一OO

  蔡孝廉有青衣许翠龄,貌如美女,而夭。记性绝佳。尝过染坊,戏焚其簿,坊主大骇,翠龄笑取笔为默出之:某家染某色,及其价值,丝毫不差。主人亡,翠龄哭以诗云:“双泪啼残遗仆在,一灯青入旅魂来。”初孝廉在苏州安方伯幕中请乩,有女仙刘碧环下降,赠诗云:“升沉已定君休戚,他日长安道上人。”孝廉喜,以为东野“看遍长安花”之意,后竟死于陕西。

  一O一

  福建歌童名点点者,柔媚能文。有客行酒政,要一句唐诗、一句曲牌名,曰:“闲看儿童捉柳花。《合手拿》。”点点应声曰:“有约不来过夜半。《奴心怒》。”点点又唱曰:“柳下惠风和。”合席噤口,以为绝对。

  一O二

  余已选杨次也、李啸村《竹枝》,自谓妙绝矣。近又得程望川《扬州竹枝》云:“准备明朝谒梵宫,痴情不与别人同。薰笼彻夜衣香透,故意钩人立上风。”“巧髻新盘两鬓分,衣装百蝶薄棉温。临行自顾生憎色,袖底何人泼酒痕?”“长幡飘动绕炉香,摄级同登拜上方。此去下坡苔露滑,侬扶小妹妹扶娘。”“绣花帘下霭晴烟,特漏全身到客前。忽听后舱人赞好,安排斗眼看来船。”四首皆眼前事,而笔足以达之,殊可爱也。望川名宗洛,桐城人。

  一O三

  吴俗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,士女出游。徐朗斋作《竹枝词》云:“荷花风前暑气收,荷花荡口碧波流。荷花今日是生日,郎与妾船开并头。”“赤日当天驻火轮,龙船旗帜一时新。东家女笑西家女,桥上人看桥下人。”“葑门城门门绕湖,湖光一片白模糊。荷花生日年年去,若问荷花半朵无。”“丹阳段郎官长清,天然诗句自然成。怪郎面似荷花好,郎是荷花生日生。”

     共有4页 转到第 1 2 3 [4] 页

 

【作者相关文章】
没有相关文章

【相关评论】文章共有评论0条  


发表评论
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
用户名 密码
如果你没注册请先注册 
 
 
 


版权所有:梅花坞 
联系信箱:  
博客管理   注 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