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锦灰堆 闲情小品 鹿谷手札 十四行 声色犬马 任我行 藏书楼 博客管理 留言簿 
  当前位置:梅花坞> 鹿谷手札
   

東瀛錄「京都 · 清水寺/ Kiyomizu-dera」

作者:梅兮若 发贴时间:2020-10-02 14:21:47 来源:梅花塢 访问次数:1064

 
 
  
  仁王門
  

  清水寺本堂
  

  
  【清水寺】
    一
    野麓焉知日月長,四圍峰勢籠蒼茫。天階道取紫宸界,懸瀑骸清音羽章。
    避世飛身翼能借,了緣障目道終妨。熙攘接踵殊無礙,坐聽暮鐘人我忘。

    二 本堂(為全球十大自殺絕地之一)
    古城十里遍紅埃,獨步屏山閶闔開。塵俗難消望燈火,天門才上恨樓台。
    振衣客共游云遠,破月風隨鶴影來。扶輿人間曾一顧,當時不信有深哀。
    

  
   清水寺在音羽山。

   要上山,須走一條極長的石板街(參道)。蜿蜒狹窄,漸行漸上,這小巷方著人會得京都的別緻與精妙。

   巷子的人,不多不少。西人約佔得三之一。時有女子梳了簡單髮髻,手墜精美小布袋,身著顏色飽和鮮亮的浴衣,搖曳生姿。白襪浮於木屐上,如白練斜江,迴響猶攜韻律,不急不緩地在小街上行進著,並無搶渡跡象。若有行伴男子,亦著浴衣寬帶,木屐振振,與夾道的素淨舊式門牖極為諧和,便覺著這地方與現代文明相去千萬里之遙,淳樸安寧,自成一界。

  
   要上音羽山了。過鮮衣怒馬的鮮朱色仁王門,見濃墨重彩、金鐸玉振的三重塔,清水寺又恢復了簡樸古雅的面目,鉛華儘洗。

  
   入本堂前,左轉上階,乃“地主神社。” 可行良緣祈願之事。拾級而上後,小平台兩端各有一大石。行人自來時方向於起點石頭閉眼行走,若能順利抵達終點“姻緣石,”則愛戀姻緣所求順遂。但閉眼求石,如蒙眼過河,原也是不易的。走著走著,終難有直線,亦難有初心,心頭恍惚,腳下便自然歪斜了去,不成直線而達終點“姻緣石。”

  
   返下階,不遠處,便是本堂了。

  
   本堂內供奉觀音大士。光足行於本堂內,只見每隔三五步即有一巨大圓木支起進深十八九公尺的廣殿,深窅昏暝,幽暗寂闃,地板光潔無塵,隱約反射了一些難得光線,凸凹不平,仿佛暗夜落雨過後的路面積水,光絲搖動,亮光處不知是水紋還是光絲,如何行走,卻總也不能真切見得前面的路。
  

   本堂前的清水舞台,盛名已傳千年之久。能工巧匠不假鐵釘,而僅以巨木搭“井字”架升降,自山谷底而上,而有憑空而起之勢。從山下苦苦行來的人,登臨此處,若見孟春花簇繁星,夏林風斜碧嶺,秋山葉染群巒,冬雪峰抱寒玉,這凡世裏摸爬滾打的心,便容易有不一樣的心緒。

  
   人間一路到此,畢竟走得辛苦,他未能知己自知,或許美景過眼,相形見絀,心變得更窄。竟窄得生出振翅飛升的念想。為著這一點窄窄的心意,自這清水舞台跳下去的人,便大有人在的。然而沉墮者若此,竟能飛升者,卻終不能。

  
   沿著清水舞台前欄杆一路走過去,依形循山轉右,可抵達“奧之院。”自右側回首,清水舞台與本堂便一覽無遺。近在咫尺,隔岸聲聞。

  
   隨後循向下階梯,可達“音羽之瀧。”清水寺得名,大抵與此音羽之瀧頗有淵源。音羽之瀧如水榭倚石壁而起,以自左、中、右端柱上三條自音羽山而下的水流得名。許多人來此濯手、暢飲這有“延命水”之譽的水流,回望飛下來的很窄的願力者,卻是回天無力。

  
   至此,沿著一彎下坡道,就下山去了。


   共有1页 

〖关闭窗口〗

 

【作者相关文章】
  【金縷曲】壬寅自感兼寄忘世
  撿個玩具回家
  「多麗」Kamila Valieva
  「鹿谷晨霜」鹿谷系列
  隨譯里爾克 【巴黎動物園之豹】
  【溪山組詩】
  【虞美人】
  「渡江雲」驟雨
  「芭蕉雨」池畔小坐
  實事求是


【相关评论】文章共有评论2条   查看文章全部评论
  梅兮若:明朝有意抱琴來
  蘭畹:我也好想去



发表评论
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
用户名 密码
 如果你没注册请先注册 
 

友情链接: 江右诗社 


版权所有:梅花坞 
联系信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