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京都氣候若十八歲少女,陰晴不定,參差變化,全然猜不透她的心思。言村先生與我講:城北涼爽而城南炎熱。此宅夜間極為涼快,舒適得緊。曉晨微雨潤在屋簷,灰瓦蒼實,從樓上看去,鄰舍錯落,電線若隱似現,起伏於綠樹暗叢之處,間有蟬鳴不絕,深得天然情致。窗前久立,便有隱秘歡喜不可與人言,要出去領會一番天晴野趣方能得些快活。
我是喜愛落雨天氣的。旋乘興持傘出門。道狹徑窄,僅容一車通過。籬下道旁,不時有數朵明花照眼,輕微搖曳,枝葉俱鮮實飽滿,自然可愛。輒行三五步,太陽卻避過雲層,已經熱情得要融化雨傘了。其時微汗沁背,熱氣彌涌了開來,卻並不嫌燥熱。街上行人甚少,偶爾零星見著幾個,卻又瞬間隱入了房舍其後,待要張望,原來已走到軌道旁,隨著叮叮聲入耳,電車便逶迤而來,不緊不慢,像個交錯的清晨問候。一路信步下去,漸漸樹影一處疏,一處密,勾勒出道上行人的輪廓來。影影綽綽,似有抱臂慵懶的意味,不見得熱情,合是恰到好處的姿態。
傍晚回家,薄暮裡濃風如釀,斜雨侵懷。這樣的傍晚,是將將好的況味。街頭巷尾的人家,不知幾時已燃起門前微弱的燈火。那些光亮便承載了人間細小的情味和溫暖,使得遠來的客人不至於覺得孤獨,倒是清寂有味,意在其中。花見小路沿街當道木柵黑牖,窗欞後緊閉,極具歷史的想象空間。不知是否有貌美傾城而命運多舛的女子的隱泣,還是有明敏善懷的哲人的綺思喟歎?這一切皆無從得曉。於是行人只宜不動聲色地秉持緘默,如如而行。足下石階浸潤了細雨微茫的情思,光澤漸漸滑潤而不可捉摸,蒼黑處偶現一些幽暗浮動的光影。卻讓人感受到江南夏日雨後的涼沁意味---而這些,我都闊別太久,太久。
人間別久不成悲。大約便是作此別解罷。行路天涯的人,並不總是孤苦而傷悲的。一水一山,何處不有情?天地萬物,參差情貌,唯自然物化,使人釋然寬懷,一一告解,并安然前行。
